《为什么是毛泽东》.任志刚.光明日报出版社 历史绕不过他,当下绕不过他,未来也绕不过他······ 过去,人们神化毛主席,现在,部分人贬低甚至诋毁毛主席,无论怎样,历史就在那里,评判公正与否,自在人心。 作为年轻人,我更欣赏毛主席的那份胸怀,那份气势,那份豪情。 会当水击三千里,自信人身二百年 什么样的人能说出这样的话,惟有胸怀大志之人,那份“搏击长空”、“浪遏飞舟”的魄力,让我羡慕不已。 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,包括我自己,越来越没有朝气,生活越来越缺乏激情,过着如同半百老人的生活,老子“不敢为天下”的教诲成为我们的宗旨,怯懦成为我们的包装。 毛主席也经历过人生的低谷,然而在那段时间,他虽然心情压抑,也写下了“东方欲晓,莫道君行早,踏遍青山人未老,风景这边独好。会昌城外高峰,颠连直接东溟,战士指看南粤,更加郁郁葱葱”这样压抑的词句,但仍未放弃争取,这样的他,仍在为红军寻找后路。遵义会议前的长征,伤亡惨重的红军,已经濒于绝境,毛泽东在担架上,无从发泄他的愤怒,他必须想办法,重新站出来带领红军走向胜利。 西风烈,长空雁叫霜晨月,霜晨月,马蹄声碎,喇叭声咽。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,从头越,苍山如海,残阳如血。 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,又是怎样的毅力在支撑着他? 神一样的用兵手法,带领红军跳出包围圈,完成重生,在六盘山顶峰,毛泽东又写下了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: 天高云淡,望断南飞雁,不到长城非好汉,屈指行程二万。六盘山上高峰,红旗漫卷西风,今日长缨在手,何时缚住苍龙? 这又是怎样一种气概?“何时缚住苍龙”正回应了他当年在湘江边上那一句深切的呐喊——“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”。他找到了答案,找到了依靠,即使敌人依旧强大,但他毫不畏惧,向他的敌人宣告着,胜利只是时间问题。 一个领袖,用正确来证明实力,是最好的办法。 不管历史上的他如何,他也同样年轻过,有过和我们一样的年华,而我们可以做的,就是思考,在同样的年华里,我们应该做什么,而他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。
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。 也许因为习惯了生活的安逸,习惯了社会的太平,习惯了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,从而造就了如此倦怠的我,造就了思想和行为举止显得那么稚嫩的我。同为大学二年级生,我既没有诗人般的意境,没有指点江山的豪情,也没有敢为天下先的气魄,同为大学二年级生,我的知识和底蕴是那么浅薄,不堪一击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完全不明白会当水击三千里,自信人生两百年的自强与无畏,同为大学二年级生,我只能在感慨世界的博大与自己的渺小中郁郁不欢。 青年人的朝气呢?青年人的热情呢?青年人的自信呢? “孩儿立志出乡关,学不成名誓不还 —— 毛泽东 也许因为那是一个纷乱的时代,时事造就了不凡的英雄,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、波澜壮阔的史诗。那时的青年人,肩上担负者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,心中装的都是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,那时的青年人,胸怀着救国救民的大志,用血和泪践行了历史的使命,祭奠了逝去的英魂和自己的青春。 那今天的我们呢?就如此安心得享受着这份宁静祥和? 如今何尝不是一个风云变换的时代,表面的和平宁静却暗含着无限危机,而解除这些危机的唯一办法,就是继续向前,向前,向前,不断向前。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,我们应当拿出我们的活力与朝气,向着伟大理想与志向不断前进。 除了奋斗,别无选择。 为了自己和祖国的明天,青年人,加油!
简要了解德国发展、崛起的历史,在发现对这个民族而言,统一始终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时,也引起了几个思考和感想 人类永恒的话题之一——战争与和平 这是一个大命题,也是很难阐述明白的问题。没有以战争为目的的战争,战争的最终目的是和平。看似矛盾,实则密切相关。然而战争往往不是彻底的,不彻底的战争带来的是不平衡的和平,也往往埋藏着再次爆发这样深刻的危机,这也是战争周而复始的原因。也许有人尝试追求彻底的战争,但以失败告终,因为战争带来的巨大伤害已经无法让世人承受,于是,反战争同盟为了和平进行战争。这也许是个无解的命题,因为人和人性也是无解的。但我们是否可以想象,有这么一个时代和社会,这一切都不成问题呢? 文明的传播——交流和战争 文明的传播存在两种形式,一是文化交流,二则通过战争。从历史中,我们难以辨别孰轻孰重,二者都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起着推动作用。但战争是否效果更显著,效率最高呢?这也很难说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战争效率和效果较为显著,但战争带来的文明是被动的,不完全的因此,未经实践检验和选择的情况下,无法保证是在推动文明的进程,也存在文明倒退的可能性。而文化交流,时效性确实不高,尤其在保守派势力强大的时候。但不管哪种形式,最后都验证着世界是发展的这一观点。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敢为天下先?不敢为天下先?当今时代,明哲保身一时心安,却悄然错过许多机遇,敢于打破常规,敢于改变自我的人,往往能成为不凡的人。时代在召唤,召唤那些有志向、有抱负、有远见的人。 德意志民族 德国、德意志民族,有着和近代中国相似的使命,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,他们的不懈斗争和反抗值得尊敬。然而,过分强烈的民族意识,导致了不可控的局面发生,这也是当今中华民族必须警惕的地方。虽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,虽然给全人类造成了无比巨大的损失和沉痛的灾难,但德意志人的坦诚,勇于承认错误,承担责任的气魄令人尊敬和赞叹。人也如此,只有看得到过去跪着的自己,才能有未来站着的自己。